對于一個企業來說,需要獎勤,但也需要罰懶。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。而為了罰懶,公司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六條舉措,包括實施了“551”戰略,推出了合格業務員的標準,制定了警戒線的決定,考慮對部門業績不佳、進取心不強的業務員實施“末位淘汰”等。
美國有一本叫《領導力》的書,里面對落后員工進行過詳細論述,書中稱這些員工為“懶蟲”。美國管理學家認為:
1、懶蟲不愿在工作中過多投入,相信自己只要露露面就該拿到工資,而解決問題則是管理者的事。
2、懶蟲會很聰明的避開工作任務,他們是行動隱蔽的員工,他們會連續幾小時不見蹤影,出工不出力,在項目未能完成時總是有很多借口,他們花大量時間設法避免完成任務。
3、懶蟲樂意花整天時間在網上沖浪、購物,和同事聊天,不時的工間休息,卻不愿高效率地工作。
4、懶蟲總會避開老板的注意,因此他們的工作往往足以使其避開麻煩,但從不會超過其他同事。
專家認為,將懶蟲轉變成為自我激勵者是極具挑戰性的任務,因為領導者需要同時提高這類人的參與度和批判性思考技巧。很多領導者錯誤地認為懶蟲是因為缺乏激勵,但事實是,懶蟲在與工作無關的活動上表現得很積極。這類追隨者可能將數不清的時間用于電子游戲、騎摩托車、釣魚、做副業或其他個人愛好,如果你問他們個人愛好,他的熱情就會顯現出來,懶蟲工作是為了生活,而非活著為了工作,他們將工作看作支付其他生活追求的手段,因此,懶蟲的基本心理動機是工作激勵水平。
企業應該如何對待這些懶蟲呢?一般有三種做法:一是找到方法吸引這類人的注意,使他們在工作活動上投入更多努力。二是增進其工作激勵,分派與其個人愛好一致的任務。三是優化工作匹配度。
就安徽輕工來說,我們所說的懶蟲,一般是指:1、不愿意出差的業務員;2、業務長期低迷,對企業基本沒有什么貢獻的員工;3、非常關心自己的待遇,卻不關注自己業績的員工;4、貪玩,心思不在工作上的員工;5、每天看著墻上的鐘,等著下班的員工;6、游戲、電影、聊天、網購的員工;7、滿足于小富即安的員工。
當然,還有些人悟性有問題,不值得培養,而有些員工個性或者性格不適合外貿行業,這些人不屬于“懶蟲”,但也需要調整或者淘汰。現在競爭如此激烈,公司不可能在一個人身上花太多的精力。
找到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不容易,要珍惜它。既然企業雇用了你,你就必須為企業做出貢獻。
眉毛上的汗水,眉毛下的淚水,你總得選一樣。
(選自柳夕良總裁在公司年終會議上的講話)
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2077號 皖ICP備05005184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