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51
一個人才成堆的企業中,有時人才也是一種負擔和可怕的力量,因為精英型人才既有創造經濟奇跡的能力,同樣,也擁有比一般人更強的摧毀經濟的能力。因此,強化人才的教育、監督、鞭策和批判,對企業說非常重要。
1452
外貿企業的頭等大事就是防范風險。風險,如果不在客戶身上,那肯定在自己的身上。怎么辦?就是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。一個人要有夢想,把小業務做“大”,但也要保持清醒,把大業務做“小”。同樣,企業要有夢想,把小企業做“大”,也要保持警醒,把大企業做“小”。從大處考慮,從小處入手。
1453
其實,在風險面前,人們的知識總是有限的。人們總是用已知的風險知識制定各類防范措施,然而,令人無奈的是,風險卻總是以新的面目出現。
1454
企業在決策思路上要防止七個傾向:只重投入,不重產出;只重冒險,不重風險;只重創新,不重成本;只重結果,不重過程;只重眼前,不重未來;只重規模,不重效益;只重放開,不重管控等。
1455
該你的,給你;不該你的,別動。不要去拼命爭奪不屬于自己的東西,否則,把不該拿的東西拿回家,等于是把火種帶回家,也許你能風光紅火一時,但弄不好會玩火自焚。
1456
1、修行路上,各自向前。2、彼年豆蔻,似水流年。3、一步開始,一步堅持。4、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。5、一起終老、一同凋零。6、內心安適,俯仰無愧。7、一步之遙,百倍努力。8、水流不腐,人“活”不輸。9、心若沉浮,淺笑安然。10、受人之惠,不忘于心。11、寧靜致遠,心境智達。
1457
一個企業,領導有多大胸懷,企業就會有多大胸懷。有多大胸懷,決定能做多大事。領導有了胸懷,就能海納百川,博采眾長,企業才能超越他人,登上頂峰。
1458
經得起多少贊美,就經得起多少詆毀。不要怕有人反對我們,就像不要埋怨市場上有競爭者一樣。有人反對我們,會讓我們清醒。對手多了,會讓我們奔跑,這會讓我們健康起來。人是在挫折、痛苦中長大的;人是在批評、打擊中長大的;人是在誤會、冤枉中長大的。
1459
當年,希特勒凝聚納粹的辦法很奇特,他的理念是:衡量一個納粹黨員價值觀是不是正確,信念是不是真誠,意志是不是堅定,最好的辦法是看敵人是不是對這個黨員恨之入骨。也許希特勒認為,仇恨的潛意識就是欽佩。
1460
是什么力量推動了中國的發展?其實本質上說是中華復興的偉大夢想。只有擁有一個遠大的目標,才能持續激發出潛在的能力。有人說,跟中國人相比,歐洲人的目標非常平庸——英國人的理想是當個紳士,而法國人的夢想就是趕緊退休,悠閑生活。相比之下,美國人最為可怕,因為它要領導世界100年。
1461
德國人為什么會產生納粹,又為什么擁有無與倫比的制造業,據說這都跟他們的民族習性有關。有人100年前就發現,德國人天性順從(“服從性極其旺盛”),甚至把這種服從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,把恐懼轉化為尊敬,再把尊敬轉變為仰慕。
1462
行善而不見其益,猶如草里冬瓜。這是《菜根譚》的一句話。行善沒有看見回報,好比草叢里的冬瓜,雖然你看不到,但它照樣茁壯成長。
1463
沒有永遠的員工,也沒有永遠的老板。所有的員工一旦走上了領導崗位,當上了老板,就會發現老板不好當。兩者要相互體諒。員工是老板的客戶,老板也是員工的客戶。
1464
所謂“蕩氣回腸”、“轟轟烈烈”其實都是后來說的,而開始的時候往往是“焦頭爛額”、“死去活來”。
1465
一般來說,如果老板主動找你談理想,一定是公司發展遇到困難了。
1466
分管領導要學會創造性地工作,比如你是否知道公司當初給你說的觀點,是否知道哪些地方是你必須關注的重點,是否清楚自己的工作要點,是否能找準下一步工作的焦點,是否消除自己分管范圍的盲點,怎么創造出自己工作的亮點。只有這樣,才能與公司一道走向勝利的終點。
1467
其實,對于企業中的每個事故和每個失誤,領導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。一個好的堅強的領導,必須經常是回家以后,打自己兩個耳光,把嘴巴打出血來,責怪自己為什么這么笨,然后第二天依舊是精神煥發地出現在公司,再把一切扛起來。
1468
沒有必要跟別人打悲情牌,說不定別人比你更痛苦,只不過別人不愿意說,而你更善于表達罷了。
1469
一般來說,管理的最大盲區就是不能管好自己。一個領導如果不能管好自己,這個企業肯定會出問題。換個角度說,任何一個企業如果搞不好,肯定是領導沒有管好自己,或者他不知道怎么管好自己。
1470
企業必須打造并擁有一支同心同德的員工隊伍。長征開始的時候有8萬人,但走到最后只有3000人,大部分人或被淘汰,或叛變投敵,或意志薄弱放棄了理想。企業的成功依賴一批與自己理想和信念一致的人。
1471
弱者才需要公平,強者在決定公平。
1472
如果企業是一艘船,那每個員工都是水手,不能指望自己當袖手旁觀的乘客,而應該是親力親為的參與者、建設者、謀劃者和奉獻者,否則,如果你不是這樣的人,比如變成了肇事者、旁觀者或逃避著,那為了大多數人的生存,很有可能丟下你,將你扔進大海里去。
1473
領導都喜歡干事情認真的人,你如果是這樣的人,對你就有利。但如果大家干事都很認真,就顯不出你的分量。那你說,我比他能吃苦;但是如果他也能吃苦呢?你的分量就又下降了。可能大家反映你服務態度更好,那你就又高出一籌。以此類推。
1474
你擁有的本領越多,你就在企業的地位就重要。反之,你的本領越少,你的麻煩也就越大,你就越要對自己要有客觀的認識,就越要準備利益被犧牲。這是企業的無奈選擇,因為企業終究不是慈善機構。
1475
1、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2、不可不戒,不可不勉。3、氣顯于外,內斂于胸。4、靜心善思,溫潤心靈。5、貴而不顯,華而不炫。6、因為如此,所以如此。7、始于心動,終于白首。8、花隨風動,風隨花飄。9、陌上流年,且吟且行。10、放下執念,素心如簡。11、彩蝶翩翩,花間盤旋。
1476
培養新人,就像教育小鳥如何飛翔。我們要告訴他們展開翅膀,順應氣流,這是飛翔的基本要領,但是,也別忘了,還要教會他們如何避開獵人的槍口。當然,也要處理好關系,否則,都是驚弓之鳥,就不再是鳥,而是縮頭烏龜了。畢竟,小孩子都是摔倒中學會走路的。
1477
一名劍客去拜訪一位武林泰斗,請教他如何練就一身非凡武藝。大師拿出一把只有一尺長的劍,說:“多虧了它,才讓我有了今天的成就。”劍客大為不解,問:“別人的劍都是三尺三寸長的,而你的劍為什么一尺長,要知道兵器譜上說:劍短一分,險增三分。拿著這么短的劍,劣勢明顯,你是怎么做到戰無不勝的呢?”大師回答:“就因為在兵器上我處于劣勢,所以我才會時刻提醒自己,如果與別人對陣,我會是多么的危險。我只能勤練劍招,以劍招之長補兵器之短。只有我的劍招不斷進步,才能將劣勢轉化為優勢,我才能贏得每一個對手,也才能在江湖上所向披靡。”
1478
以德服人,以利服人,以力服人,以法服人。應該成為管理企業的四大法寶。
1479
很久以前我們看電視,需要跑到電視跟前換臺,直到出現了遙控器。然而,當我們養成了隨意切換頻道的習慣后,我們在心理上出現了變化,就是容易對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變得心理脆弱,讓我們的逃離能力變得異常強大。科技在以人為本的同時,也在改變著我們的心理和價值觀。
1480
偉大往往來自積累和沉淀,但也需要“頓悟”(Satori)。比如達爾文,他一直思考著進化論的完整理論,但始終無法清晰地表達出來,直到1838年10月的一個晚上,他在閱讀馬爾薩斯的著作時,突發靈感,茅塞頓開。他后來承認,就是那個晚上的靈光閃現,他著名的進化論終于誕生。
(摘自柳夕良總裁新浪微博“總裁有話”)
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2077號 皖ICP備05005184號-1